为大力宣传践行第41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主题“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9月18日,护理学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数字科普教育”系列活动之“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活动由学院团总支书记李宏霞主讲。学院学生代表80余人参加活动。
李宏霞主讲
为丰富传播内容,拓宽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方式,在网络空间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护理学院思政课团队研发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数字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期成果展如期进行。该数字化科普教育基地成果展涵盖三部分内容: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篇——即各民族共同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各民族共同奋斗的革命文化精神符号、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符号;北疆文化篇——即西辽河文化符号和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知识篇。成果展通过一千余张图片充分展现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全方位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古今之变、察时代之势,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的12个重要节点等应知应会知识。
会场
通过本次系列活动,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同时活动实现了让数字化实践生根发芽,助力我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绽放“流量之花”。